星期日, 04 08月 2024 12:28

30万亿印钞,通胀为零,钱流何方?

2024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同比仅上涨0.1%,环比下降0.1%。接近“通货紧缩”的学术定义,反映出居民消费低迷。

同日,央行公布4月份M2(广义货币)余额:281万亿。过去一年,中国央行和银行体系印钞量高达30万亿元,年均增长12.4%。

在央行和银行业的努力下,我们的货币增长远远超过了物价和GDP的增长。比如,3月底,央行刚刚下调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近6000亿元。

我们的银行一方面印钞,另一方面通货紧缩。这种现象与传统理解的“印钞可以刺激经济”完全不同。

在中国的金融环境中,银行系统印制的钞票大部分是通过企业中介运作的。链条体现在:

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获得贷款后加大投资——促进就业改善、工资上涨,最后,普通消费者享受到放水的好处。
如果银行认为经济形势不好,向实体企业放贷的收益无法覆盖其所承担的风险,就会放弃放贷,转而将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仅4月前两周,就有10家银行因客户违规使用信贷资金购买金融产品、未履行银行监管责任而受到监管机构处罚。2月份,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渤海银行、渣打银行等5家金融巨头因借贷和理财违规被罚款3.88亿元。

如果银行贷款给企业,但企业并没有相应增加员工,也没有提高工资。结果,放钱的好处并没有落到老百姓身上。

经济学家凯恩斯七十年前曾对这一现象做出过经典总结。他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即使市场充斥大量廉价资金,这些企业也没有融资扩张的动力,无法吸纳资金;然而,技术创新领域的企业则不同。在政府和市场的鼓励下,这两年科技产业兴起,大量资金流入高科技产业。

但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规模仍然不大,另一方面,从业人员数量就更少了。以知名研发公司华为为例。华为年营收超6000亿元,员工20万人,人均产值30万元。这个数字是主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的三倍,是中国人均GDP的四倍。
除了高科技企业,人民币国际化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到海外投资也带走了资本流动性。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支付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的比重已达22.7%。在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过程中,不少企业有意无意地将部分人民币汇出境外。这样,中国银行系统印制的钞票也将分发到世界市场。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经济“放水又排水”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金融停滞”,导致很多钱没有流向实际经济流动;另一方面,流向实体经济的部分只惠及少数高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向境外输出增多。

未来中国也将进入“上通胀、下通缩”的阶段,如果看好中国的产业机会,可以买股票。如果你不乐观,就买债券。未来能做的就是尽力用通货膨胀逻辑下的投资收益来替代通货紧缩逻辑下的工资收入。

原文链接

查看 7485